[002276]港股今日停牌原因
一、港股今日停牌原因
今日港股停牌原因並非特定事件導致,而是因爲颱風“圓規”的影響,香港交易所宣佈暫停交易。這種情況下,並沒有特定的錯誤需要糾正,只需要對信息進行簡單的更新和潤色,以反映實際情況。
以下是根據您提供的信息改寫後的內容:
1. 今日,香港交易所因颱風“圓規”影響,宣佈暫停交易。受此影響,港股市場休市,沒有特定的股票停牌公告。
2. 儘管颱風導致港股休市,但並未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造成直接影響。因此,上市公司公告中的停牌原因仍然基於公司自身的經營情況,如重大事件、信息披露等。
3. 颱風過境後,香港交易所將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何時恢復交易。一旦恢復交易,港股市場將正常運行,股票停牌情況將根據上市公司的公告而變動。
請注意,以上內容是基於您提供的信息和當前市場情況進行的假設性描述。實際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股票停牌情況應以香港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的公告爲準。
二、港股今日恆生指數
9月22日消息金融板塊今晨,香港股市低開後走低,隨後逐漸回升。恆生指數一度跌破18000點,創11年新低,恆生國企指數一度跌逾2%,爲2008年底以來最低水平。
截至午盤,恆生指數跌1.88%,報18097.58點;恆生科技指數跌2.07%,報3660.12點;國企指數跌1.57%,報6168.55點,紅籌股指數跌1.31%,報3523.91點。
行業板塊中,在線教育、硅片、小金屬、蘋果概念股、鋼鐵等。上漲,而新能源電池、銅、中概股迴歸、光伏電站、互聯網醫療等跌幅居前。
汽車類股下跌,Xpeng Motors跌12.55%,蔚來跌逾8%,李跌4.67%。
線上新東方逆市活躍,漲幅超過5%。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9月16日,東方精選累計GMV達23.9億元。
港股和和記藥業跌8.15%,美股昨日收盤跌逾13%。
快狗打車下降7.13%。消息方面,阿里巴巴減持快狗打車23.2萬股,持股比例降至13.99%。
兆信醫藥跌5.18%,董事顧擬減持不超過327.3萬股。
信義玻璃下跌4.53%,里昂表示產品價格下跌,利息支出較高。
相關問答:恆生科技指數3點以後能賣嗎 不能。恆生科技指數是場內基金,在3點時,股票收市了,投資者不能買賣它,但是,在3點之後投資者能掛委託單,需要注意的是,其掛的委託單一定要在證券公司清算之後才掛,否則,會被證券公司撤單。
三、港股正榮地產跌近70%續創紀錄最大跌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港股正榮地產跌近70%續創紀錄最大跌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港股有很多老千股或者是股權高度集中的個股,這些股票特徵就是股價很低,有的只有幾毛錢,其中不少就會成爲莊股、籌碼高度集中,但港股是一箇成熟市場,投資者很成熟,而且是一箇機構投資者爲主的市場,不會接盤莊家籌碼,因此莊家要想出貨,只能是玩命的砸盤,砸30%股價不行,就再砸30%股價,再不行,就再砸30%股價,只要能出貨,不管股價跌多少,反正沒有漲跌幅限制,砸到有人願意買進股票爲止。
另外香港股票做空機制完善,有的股票會被做空機構盯上,發佈做空報告,把股價極端的調整爲零,投資者不願意高位接盤,做空機構就反覆砸出籌碼,股價就會瞬間暴跌,跌30%,70%和90%都有。有的是公司突然之間爆出突發利空,大家競相拋售股票,做空者也會乘機做空,股價也就會暴跌,跌多少?這就難說了,30-90%都有。港股投資風險是較大的,最好不要碰老千股,有的股票看起來股價只有幾分錢一毛錢,可是上市公司會突然之間縮股,把10股變成一股,然後股價再跌到原價,等於是股價下跌90%。
HV受外圍影響,港股今日再度回落,恆指跳空低開近280點,失守50天平均線,之後跌幅擴大,截至目前跌約400點或1.25%,短線暫以31000點做支持參考。恆指回調的情況下,相關熊證卻表現不俗,57776更是單日漲逾124%,股價僅爲0.065,購買門檻非常低,實屬小本賺大錢的好買賣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如看好大市反彈,可留意恆指牛證57900,收回價相對較保守爲30298點,2018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28.4倍。相反,看淡可留意恆指熊證57422,收回價31988點,2018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30.2倍。
港股有很多老千股或者是股權高度集中的個股,這些股票特徵就是股價很低,有的只有幾毛錢,其中不少就會成爲莊股、籌碼高度集中,但港股是一箇成熟市場,投資者很成熟,而且是一箇機構投資者爲主的市場,不會接盤莊家籌碼,因此莊家要想出貨,只能是玩命的砸盤,砸30%股價不行,就再砸30%股價,再不行,就再砸30%股價,只要能出貨,不管股價跌多少,反正沒有漲跌幅限制,砸到有人願意買進股票爲止
因爲他的體系根本就不完善,空有虛標,別看股東很多,其實裏面的資金根本不多,資金迴轉不過來,所以導致跌近百分之七十。
這種地產屬於非常穩健的一隻港股,但是最近的跌幅卻非常大,這也導致整個企業內部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變革。
四、今日港股:恆生指數收跌6.36%海外主動型資金趨弱
10月24日,恆生指數收跌6.36%,恆生科技指數跌9.65%,在線教育、軟件應用板塊跌幅居前,新東方在線跌超15%,美團、京東健康跌超14%,嗶哩嗶哩、京東集團跌超13%,百度集團、小鵬汽車跌超12%,騰訊控股、阿里巴巴跌超11%。航空航天、軍工板塊走高,中國航天萬源漲超6%。
機構分析
中金:港股流動性與持股情況分析
我們嘗試從資金流向、機構季度持倉信息、宏觀等各層次的“拼圖”,分析近期港股市場資金流出情況。整體來看,南下資金依然延續了自年初以來持續穩步流入的態勢,而7月以來主動型基金流出有所加速。我們認爲此輪資金流出可能受美聯儲激進加息導致的全球金融條件收緊和部分基金削減配置綜合影響。此外,港股賣空成交比近日也明顯抬升。從持股和籌碼看,自下而上彙總的機構投資者季度持倉數據顯示,三季度海外機構持倉比例有所下降。我們注意到,此輪外資流出絕對規模上不及2018-2019年,但對股價的影響似乎更大,反映資金流向和股價並非線性關係。悲觀假設下,我們認爲若外資主動基金降低跟蹤指數的中國配置,將可能給市場帶來壓力。往前看,美聯儲在年底的政策如果可以退坡有望成爲第一個壓力緩解的契機。
7月以來,港股市場在多重不確定因素下持續走弱,恆生指數於10月初跌破2011年以來低點,主板成交清淡,賣空佔比疊創新高,市場情緒較爲低迷。在外部金融條件持續收緊、地緣局勢更爲錯綜複雜的背景下,部分投資者擔心是否存在更大的資金流出壓力。
在具體分析過程中,現有可得數據口徑不完備(如EPFR資金數據只涵蓋“基金”這一類投資者)和港交所持股不穿透的客觀約束,都使得試圖掌握港股全局投資者結構和高頻資金流向的變化難度增加。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嘗試從資金流向(如互聯互通南向資金、EPFR資金流向、賣空成交)、機構季度持倉信息、宏觀(香港M3、總結餘)等各層面的“拼圖”,組合成相對全面的信息。綜合最新變化,我們有以下幾點發現。
資金流向情況: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海外主動型資金趨弱
南向資金:波動中維持流入,近期甚至有所加速。儘管近期港股市場持續承壓,但南下資金依然延續了自年初以來持續穩步流入的態勢,進入10月以來基本保持每日淨流入趨勢。不僅如此,南向資金流入規模近期甚至呈現逆勢加速的勢態。最近一週(10月17-21日)整體流入規模達257億港幣,創下自3月中旬(3月14-18日流入263億港幣)以來最大周度流入規模。具體流向上也成呈現逆勢加倉特徵。十月以來回調幅度較大的新經濟龍頭,如騰訊、美團-W、藥明生物與理想汽車-W等是流入主力。因此可以看出,南下資金並非本輪市場波動的主導因素。
海外資金:7月以來主動型基金流出有所加速。7月以來,海外主動資金整體流出45億美元。從幅度上看,本輪較3月中旬仍較爲溫和(3周內流出35億美元),但本輪流出時間較長,自7月15日以來已持續14周(對比3月中旬及4月至6月11周內流出約36億美元)。分基金類型看,新興市場主動基金(流出30億美元)和亞洲除日本主動基金(流出10億美元)流出較多。相比而言,被動型基金年初至今依然持續流入,但從結果上看對股市定價影響相對較小。
圖表:新興市場主動基金、亞洲除日本主動基金近期流出海外中資股較爲明顯
圖表:南向資金全年保持流入,近期有所加速
圖表:海外中資股市場年初至今經歷三波外資流出
綜合來看,我們認爲此輪資金流出可能受美聯儲激進加息導致的全球金融條件收緊和部分基金削減配置綜合影響。首先,美聯儲8月以來加息預期再度升溫加劇了全球美元流動性收緊、也推動資金從整體新興市場迴流發達市場,近期美元走強和主要新興匯率貶值也可以得到印證。年初至今新興市場主動型基金和亞洲除日本主動型基金淨贖回規模大幅攀升,分別爲159億美元和76億美元。其次,通過EPFR數據測算,我們發現海外主動基金整體配置中國市場比例明顯低於被動基金,反映了主動基金可能存在一定低配行爲。這其中,全球(除美股)基金和亞洲除日本基金低配較爲明顯,不排除與近期地緣局勢的再度緊張有一定關係。
圖表:EFPR數據顯示,機構持續降低中國配置,主動型基金淨贖回是資金流出中國的主要原因
賣空成交:港股賣空成交比近日也明顯抬升。除資金流向外,港股賣空成交比例也持續走高。根據Bloomberg數據顯示,港股市場賣空成交佔總成交額比例自7月以來呈現逐步攀升的趨勢,自9月底維持在20%左右的高位,10月上旬創下24.5%的單日高點。此外,香港證監會(SFC)披露的淡倉(空頭)申報情況顯示空頭頭寸也有所增多。截至10月14日有空頭倉位港股約爲680只,空頭倉位佔流通市值加總比重爲1.38%,較前一週1.09%抬升較多,較8月中旬1.66%的高點相對平穩。
圖表:港股賣空成交比例持續上升
持股結構變動:中資配置基本平穩,外資配置有所下滑
從持股和籌碼看,我們自下而上彙總主要機構投資者的季度持倉情況顯示,三季度海外機構持倉比例有所下降、而中資機構比例提升。由於港交所持股數據無法穿透至投資者,我們通過彙總大型機構(包括養老金、對沖基金等)的季度持倉數據,將海外中資股市值前100大標的(包含港股和美國中概股)投資者結構梳理出來。初步發現如下:
1)港股通標的持股中,中資中介持股佔比不斷提升。根據港交所披露的港股通標中介機構持股情況來看,中資中介的持股市值佔比從2021年底的11.3%升至當前的12%,也高於3月中旬11.6%的高位。與此同時,國際中介的持股市值佔比則持續下滑,從2021年底的45.3%降至當前的43.3%。如果粗略假設內地資金通過中資中介更多,海外投資者通過國際中介更多的話,這一比例變動則可以間接側面佐證一部分海外資金的流出。進一步對比市值變動情況也可以得到類似結論,如中資中介的持股市值下跌幅度要小於海外與中國香港本地中介的幅度。
圖表:港股通標的中資中介持股市值佔比近期也有所抬升
圖表:從港股通標的中介持股總額變動情況來看,賣出也主要集中於海外和中國香港本地中介
2)三季度海外機構持股佔比爲34.1%,依然最高整體回落。海外機構持股自2021年以來持續回落,三季度海外機構持股1.46萬億美元,佔樣本公司總市值22%和流通市值34.1%,較2021年末分別回落1.1和1.2個百分點。相比而言,三季度中資機構持股整體平穩,佔樣本市值和流通市值的7.7%和4.9%,較2021年末基本持平。
3)養老金、主權基金等持股比例下滑但規模較小,共同基金仍是主體。近日部分海外養老金、主權基金、甚至戰略投資者可能削減部分中國敞口的報道引發關注。在上述樣本中,我們發現海外養老金、主權基金等類型投資者持股的確有所回落,從年初3.3%降至三季度3.1%,但比例和規模均較小。相比而言,共同基金依然是主導,持股佔流通市值比例爲28.6%,較年初下滑1.3個百分點。由此可見,部分養老金的潛在敞口調整實際規模影響可能相對有限,或更多體現在情緒上的擾動,或因爲單體規模較大造成的短期影響。
圖表:外資持股近期有所回落,主權基金和養老金佔海外中資股持股的較小部分
圖表:外資機構持股的存量近期持續下滑
港幣和流動性:美聯儲持續收緊和全球“便宜錢”減少下的壓力
美聯儲加息背景下,資金流出導致香港金管局總結餘下滑。美聯儲加息週期下,港美利差擴大導致資金有流出壓力。2022年5月港幣觸發弱方保證以來,香港金管局多次介入維護匯率,這也導致銀行總結餘3000多億港幣下滑至當前1000億港幣,Hibor利率也因此走高。對比2015-2018年美聯儲加息週期,此輪總結餘下滑速度更快,但當前總結餘仍高於2015-2018年的低點。整體來看,香港銀行間港幣流動性仍較充裕,疊加銀行持有外匯票據較多,爲港幣流動性提供下行保障。
從機制上看,香港貨幣供給與股市同時受到資金流向影響,兩者相關性較高。總結餘是香港貨幣基礎的一部分,資金流出會直接影響香港貨幣供給。8月香港廣義貨幣供給M3同比增長2.46%,較去年末的4.26%有所回落。我們發現,香港M3和美元指數走勢高度負相關,體現全球風險偏好下滑時與整體新興市場同樣流出和回落的態勢。與此同時,香港M3和港股市場走勢有較高相關度,背後可能反映了全球資金流向的共同影響。
往前看,考慮高通脹約束下美聯儲加息週期尚未結束,全球“便宜錢”和美元流動性的收縮也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因此外部流動性緊縮甚至流動性流出的壓力也可能還會造成一定擾動,關注總結餘和Hibor變化。
圖表:美國加息週期推動資金流出中國香港及其他新興市場,中國香港銀行總結餘明顯下滑
圖表:而香港M3與港股表現則高度相關
壓力測試:悲觀假設下,還有多少可能流出壓力?
對比歷史看,此輪資金流出規模有多大?絕對規模不及2018-2019年。EPFR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中國市場經歷了4輪海外主動型基金的流出階段,分別爲:1)2007-2009年金融危機(流出123.5億美元)、2)2011-2013年歐債危機(69.9億美元)、3)2013-2017年美聯儲緊縮和中國股市波動(368.6億美元),以及4)2018-2019年貿易摩擦(161.7億美元)。本輪自2021年8月高點以來海外主動基金累計流出109.8億美元,無論規模還是持續時間都弱於2018-2019年或2013-2017年。同時,在控制股價對資金流的影響下,我們測算流出規模不及2020-2021年期間流入規模的一半。
然而,資金流向和股價並非線性關係,此輪流出對股價的影響似乎更大。EPFR統計海外主動資金中國配置規模在此輪流出中從4053億美元下滑36.6%至2571億美元(體現價格下跌因素),而2013-2017年期間海外主動資金配置僅下滑5.6%。因此對股價更關鍵的因素可能是定價權歸屬。考慮到海外主動資金當前已經明顯低配中國市場(當前配置比例約爲28%,較MSCI新興中31%的權重已經低配),因此不考慮其他如地緣因素的影響下,我們認爲外資機構進一步減持動能可能也有所趨緩。
圖表:此輪外資主動資金流出絕對規模小於2018-2019年,但股價波動較大
悲觀假設下,若外資主動基金因爲種種原因降低基準中的配置比例,可能帶來多少流出壓力?如果假設有10%的跟蹤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構將業績基準改爲新興除中國(我們估算約有8000億美元主動投資基金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爲基準),以當前28%的配置比例測算,可能會帶來224億美元的資金流出壓力,相當於2021年高點以來流出規模的兩倍,基本將回吐2020年以來的流入規模。因此在這一悲觀假設下,將可能給市場帶來壓力。
前景展望:“三重壓力”下,短期或維持震盪,等待轉機到來
我們認爲,港股當前資金面情況反映的是市場面臨的“三重壓力”,即美聯儲緊縮影響流動性,國內增長影響盈利預期,以及地緣局勢影響風險偏好。短期來看,美聯儲在高通脹壓力下或將維持鷹派立場,意味着短期內全球資金避險情緒或將持續,而當前外資主動型機構大幅低配港股情況緩解或需要在後兩者上找到轉機。
所幸的是,港股市場已經具備幾項優勢,如當前市場已跌至數年低點,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疊加國內寬鬆政策下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這意味着海外中資股可能展現出更強的韌性。如果內外部環境有所改善,港股市場未來反彈力度有望更大。往前看,美聯儲在年底的政策如果可以退坡有望成爲第一個壓力緩解的契機。而後續更多正面催化劑的出現,如大規模穩增長政策加碼以及部分風險的緩解,可能推動外資機構低配情況緩解和市場風險的重新定價。基於上述判斷,我們認爲港股短期可能維持震盪格局,但或處於底部區域。配置思路上,短期以高股息作爲貶值和風險的對沖,但是優質成長、尤其是可能受益於未來內需和政策放鬆修復的消費成長可以擇機吸納、等待時機。(來源:中金公司)
“盛楚鉫鉅网-财经,证券,股票,期货,基金,风险,外汇,理财投资门户”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中国8月CPI年率2.3%,预期2.1%,前值2.1%。中国8月PPI年率4.1%,预期4.0%,前值4.6%。
08:00【统计局解读8月CPI: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从环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
08:00【 统计局: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8月价格上涨的有30个 】统计局: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30个,持平的有4个,下降的有6个。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扩大0.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上涨0.6%。
08:00【日本经济已重回增长轨道】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明显快于最初估值,因企业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支出超预期。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3.0%,高于1.9%的初步估计。经济数据证实,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重回增长轨道。(华尔街日报)
08:00工信部:1-7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965亿元,同比增长25.9%。
08:00【华泰宏观:通胀短期快速上行风险因素主要在猪价】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8月通胀数据称,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霜冻、降雨等)因素触发了粮食、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中性预测下半年通胀高点可能在+2.5%附近,年底前有望从高点小幅回落。
08:00【中国信通院:8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下降】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5万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11.8%,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4.8万部,同比下降 17.4%; 2018年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下降17.7%。
08:00土耳其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
08:00乘联会:中国8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7.4%。
08:00央行连续第十四个交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08:00【黑田东彦:日本央行需要维持宽松政策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已经做出调整,以灵活地解决副作用和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央行在7月政策会议的决定中明确承诺将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日本静冈新闻)
08:00澳洲联储助理主席Bullock:广泛的家庭财务压力并非迫在眉睫,只有少数借贷者发现难以偿还本金和利息贷款。大部分家庭能够偿还债务。
08:00【 美联储罗森格伦:9月很可能加息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鉴于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