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712」美股如何进行趋势分析,并根据趋势制定交易策略?
一、美股如何進行趨勢分析,並根據趨勢制定交易策略?
美股趨勢分析主要方法有:
移動平均線:通過計算不同週期的平均價,用以判斷美股趨勢。如股價上漲穿過60日均線,表現中期上升趨勢,可以考慮買入。股價下跌穿過60日均線,中期轉爲下跌,考慮賣出或短線交易。
比率分析:用股票的收盤價除以某一特定週期前的收盤價,即得出漲幅比率。可以設定閾值,如超過20%、50%作爲判斷大勢的依據。收盤價上漲幅度較大,表現股票處於上升趨勢。
量能分析:通過成交量與股價的關係判斷美股趨勢。股價與成交量同時上升,表現買盤活躍,上升動能強勁,股價上漲趨勢持續。股價上漲但成交量下跌,上漲動力減弱,趨勢可能見頂回調。
動量指標:常用的動量指標有相對強弱指數RSI與動量線MACD。RSI長期處於高位區,表現股價處於強勁上漲趨勢。MACD的快速線上穿慢速線,動量強勁,股價上漲趨勢形成。這兩個指標轉弱可以判斷上漲趨勢可能見頂。
根據上述判斷,可以制定如下交易策略:
跟蹤上漲趨勢:當上漲趨勢形成後,可以買入股票跟蹤上漲,並通過移動平均線等繪製的支撐位來判斷止損點。可獲得較高的收益,但風險也較大。
見頂短線交易:當上漲趨勢見頂跡象出現,如動量指標轉弱、成交量下降,可以考慮賣出股票獲利了結。然後在趨勢見底時再重新買入。這策略風險高,但有機會獲利更大。
反轉交易:當股價長期處於橫盤整理後突破,或下跌趨勢後出現反轉跡象,表現趨勢可能由跌轉漲。這時可以考慮買入股票,獲得新趨勢上漲初期的較高收益。此策略風險較大,需要準確判斷趨勢反轉。
順勢而爲:當沒有明顯的美股趨勢時,可以選擇在支撐位附近買入,然後隨着短期漲勢賣出,在阻力位附近的回落時再買入。通過反覆順勢交易獲得收益,但收益幅度較小,主要依靠技術手法,風險也較小。
如何進行美股交易?
對於投資者來說,想要進行順利的美股交易,對於優質券商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作爲國際知名的券商BIYAPAY,是衆多券商中品牌價值比較高的一家平臺,一直爲客戶提供頂級流動性提供商的流量、先進交易平臺與工具。
BIYAPAY無需海外銀行,同時支持法幣和數字貨幣充值,數字貨幣實時充值,兌換成美元和港幣後可實時參與美港股交易,也可以實時將美港股賬戶美元或港幣兌換成數字貨幣,實時出入金,無額度限制。專業的交易平臺、良好的投資環境和人性化的服務,能最大程度保障投資者的權益。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理財建議。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二、美股和港股同漲同跌嗎
美股和港股不同漲同跌,雖然美股和港股互相的影響很大,但是兩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走勢不完全同步。但是在某些時候的走勢會有一些類似,但是還是有不同,美股和港股漲跌影響因素不同,並且市場環境也不同。港股是指港交所上市的股票,美股是指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美股和港股都實行T+0交易,沒有漲跌幅限制,並且可以買賣雙向交易。
【拓展資料】
美股和港股不同漲同跌,雖然美股和港股互相的影響很大,但是兩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走勢不完全同步。但是在某些時候的走勢會有一些類似,但是還是有不同,美股和港股漲跌影響因素不同,並且市場環境也不同。
港股是指港交所上市的股票,美股是指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美股和港股都實行T+0交易,沒有漲跌幅限制,並且可以買賣雙向交易。
美股和港股的聯動性:
一、一定的影響力其實美股對港股的影響是存在的,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港股市場,在美股市場波動的時候都會產生反應,而中國的股民也很關注美股。通常情況下美股市場的波動會影響到國內A股股票只是影響力大小的關係以及影響時間,有時候會有一兩天的時差也有時候影響力不是特別的強,但是終究會產生一些波動的,也影響到部分股民的投資。
二、美股地位其實美國股市對全球市場都是有影響的,不光光是中國,因爲美國股市的交易和結算方式是美元。美元在全球貨幣上還是處於霸主地位的,另外美股市場其實有很多國際檔拿企業,這些國際企業是來自於世界各地的。會選擇在美國上市,它們的經濟體卻在各個國家之內。所以說當他們在美國的股票市場股價產生波動的時候,也會影響到本體的經濟,從而影響到各自國家的經濟。由於綜合各種原因,所以說美國股市對世界經濟都存在影響力,各國人士在分析經濟數據時,也會關注一下美股市場的情況。
三、市場反應其實在國內股票市場剛搭建的時候,市場對美股的反應是很返譁強烈的,投資者也通常以美國股市的變化情況爲風向標來決策自己的投資方向。但是隨着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對外經濟的依賴性越低,以及我國金融市場的完善這種波動的影響其實是越來越小的,甚至有些行業是完全不受波動影響的,所以行世搭投資者還需要根據現在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三、美股走勢分化納指跌1.22%
在全球主要央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的影響下,美股三大指數週四集體低開低走,其中納斯達克指數盤中跌幅近4%,元宇宙巨頭Meta也創下單日市值蒸發超過2300億美元的歷史新紀錄。
截至週四收盤,美股三大指數集體大跌。截至收盤,道指下跌518.17點,跌幅1.45%,報35111.16點;納斯達克下跌538.73點,跌幅3.74%,至13878.82點;標準普爾。標普500指數下跌111.94點,跌幅2.44%,報4477.44點。
歐洲股市方面,主要股指全線下跌。截至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54.16點,跌幅0.71%。德國DAX30指數下跌245.30點,跌幅1.57%。法國CAC40指數下跌109.64點,跌幅1.54%。歐洲斯托克指數下跌近2%。
商品市場上,黃金期貨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後掉頭向下。截至收盤,Comex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跌0.3%,至1804.1美元/盎司。
原油方面,由於原油產品需求激增,在供應仍然有限的情況下,油價週四尾盤大幅上漲。美國原油自2014年10月以來首次收於90美元上方。
WTI原油期貨上漲2.01美元,漲幅2.3%,收於每桶90.27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於每桶91.11美元,上漲1.64美元,漲幅1.8%。
納斯達克指數暴跌3.7%,宇宙暴跌超過26%
當地時間週四,美國股市收跌,納斯達克指數下跌3.7%。科技巨頭MetaPlatforms公佈財報後股價暴跌26.4%。投資者正在評估一批最新的公司財務報告。
截至收盤,道指下跌518.17點,跌幅1.45%,報35111.16點;納斯達克下跌538.73點,跌幅3.74%,至13878.82點;標準普爾。標普500指數下跌111.94點,跌幅2.44%,報4477.44點。
臉書的母公司MetaPlatforms的股價收盤時暴跌26.4%。該公司的季度利潤低於預期,它還發布了弱於預期的本季度收入指南。
受MetA股價下跌影響,包括Snap和Twitter在內的其他社交媒體的股價也跟着下跌。
與此同時,SpotifyTechnology股價下跌,該公司最新季度數據顯示,優質用戶增長放緩。
科技股普遍遭遇挫折,蘋果下跌1.67%,特斯拉下跌1.60%,亞馬遜下跌7.81%,谷歌A下跌3.32%,網飛下跌5.56%,微軟下跌3.90%,高通下跌4.84%,AMD下跌2.18%,英偉達下跌5.13%。
經濟重啓概念也全線下跌,高盛下跌1.15%,雪佛龍下跌0.89%,埃克森美孚下跌1.17%,美國航空下跌2.30%,聯合航空下跌2.36%,達美航空下跌1.95%,皇家加勒比郵輪下跌2.31%,挪威郵輪下跌3.85%,波音下跌0.54%。
週四,中國證券交易所也未能倖免。除阿里微漲外,JD.COM、網易、富途控股、百度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均下跌近2%。
英格蘭銀行18年來首次連續加息。
週四,英國央行也將通脹預期從12月份報告中的6%預測上調至4月份的峯值7.25%。英國勞動力市場的復甦仍然強勁,12月份新增18.4萬名員工,使就業總人數比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高出40.9萬人。
英格蘭銀行過去堅持市場導向。預計一旦銀行利率達到0.5%,就會出現量化緊縮,通過停止對到期資產的再投資來降低政府和企業債券購買目標。公司債券銷售計劃計劃不早於2023年底完成,這將徹底解除央行購買的公司債券存量。
貨幣政策委員會在其報告中表示,任何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都將取決於通脹的中期前景。貨幣政策委員會認爲,如果經濟發展大致符合2月份報告的中央預測,未來幾個月進一步適度收緊貨幣政策可能是合適的。中期通脹前景有兩個風險:一是工資上漲,二是能源和全球可交易大宗商品價格。
分析師Lizzy表示,英國央行再次加息,令市場措手不及。英鎊此前下跌,但隨後迅速上漲約0.4%,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約10個基點,股指全線收跌。
需要注意的是,歐洲央行將維持三個關鍵利率不變,但將在2022年3月底停止購買PEPP計劃下的淨資產。通脹可能會適度超過短期目標。預計淨購買將在加息開始前不久結束。歐洲央行還打算在加息開始後的一段時間內,繼續全額投資到期證券的本金,並在任何情況下進行必要的再投資。
歐洲央行(ECB)表示,已準備好適當調整其所有工具,以確保中期2%的通脹率。歐洲央行還將評估兩級儲備體系的適當校準,使負利率政策不會在流動性充足過剩的環境下限制銀行的中介能力。
今年港股會有怎樣的表現?機構是這麼看的。
2月4日,港股迎來新年首個交易日。在去年市場的壓力下,今年港股會有怎樣的表現?
國信證券認爲,我們在1月初判斷“港股修復季來臨”,港股1月上漲1.7%,明顯好於a股和美股。
興業證券認爲,2022年港股投資策略需要“立足價值,精選個股,做好防守反擊,積小勝爲大勝”。中長期來看,港股受海外資金、情緒、中國基本面影響的大框架很難改變。在上半年中國經濟承壓,而美國持續加息,美股中期調整未完成,全年震盪的基本判斷下,2022年投資港股需要更多的防守反擊。只有立足價值,精選個股,才能在夾縫中生存,趨利避害,以小勝大。
中國平安表示,外部風險部分釋放,港股恆生指數拐點臨近。截至28日收盤,恆生指數位列1月份全球股市前三。雖然只是小幅上漲,但經歷了一波先漲後跌的行情。
折之後,不少此前對港股,特別是對恆指抱有信心的投資者受到了一些打擊。
不過,我們認爲恆指築底回升的拐點已經不遠了,主要基於以下三點因素:
第一,海外風險已經部分釋放,港股市場受到的海外衝擊大半已反映。全球“類滯脹”環境加深,不過在美聯儲以及鮑威爾的鷹派聲明下,海外流動性風險已經部分釋放,剩下的風險主要集中在3月議息會議上,2月雖然還是會有部分聯儲官員吹風引導預期,不過就邊際影響而言,會明顯弱於 1 月;另外,全球經濟回落的預期隨着美國零售數據環比轉負有所加強,而就業市場本身短期還能維持高景氣;
第二,地產與互聯網板塊的政策風險已經階段釋放,金融地產已經看到政策底,重點在於修復的強度與持續性;而互聯網政策底雖然尚未到來,但已有臨近的跡象,壓制港股市場的利空環境有望迎來改善。
“盛楚鉫鉅网-财经,证券,股票,期货,基金,风险,外汇,理财投资门户”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中国8月CPI年率2.3%,预期2.1%,前值2.1%。中国8月PPI年率4.1%,预期4.0%,前值4.6%。
08:00【统计局解读8月CPI: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从环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
08:00【 统计局: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8月价格上涨的有30个 】统计局: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30个,持平的有4个,下降的有6个。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扩大0.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上涨0.6%。
08:00【日本经济已重回增长轨道】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明显快于最初估值,因企业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支出超预期。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3.0%,高于1.9%的初步估计。经济数据证实,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重回增长轨道。(华尔街日报)
08:00工信部:1-7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965亿元,同比增长25.9%。
08:00【华泰宏观:通胀短期快速上行风险因素主要在猪价】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8月通胀数据称,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霜冻、降雨等)因素触发了粮食、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中性预测下半年通胀高点可能在+2.5%附近,年底前有望从高点小幅回落。
08:00【中国信通院:8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下降】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5万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11.8%,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4.8万部,同比下降 17.4%; 2018年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下降17.7%。
08:00土耳其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
08:00乘联会:中国8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7.4%。
08:00央行连续第十四个交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08:00【黑田东彦:日本央行需要维持宽松政策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已经做出调整,以灵活地解决副作用和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央行在7月政策会议的决定中明确承诺将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日本静冈新闻)
08:00澳洲联储助理主席Bullock:广泛的家庭财务压力并非迫在眉睫,只有少数借贷者发现难以偿还本金和利息贷款。大部分家庭能够偿还债务。
08:00【 美联储罗森格伦:9月很可能加息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鉴于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
08:00